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:合肥市佛教协会网站!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合肥佛教 > 淝水佛源 >

《庐江县志·佛教》

时间:2013-09-26 16:06   来源:未知   作者:admin
   第三十章   宗教     第二节 佛教

    佛教于南北朝时传入本县。魏武帝天赐三年(406),善询创建金城寺,元延祐年间(1314—1320)建塔(塔于1966年拆,现存遗址,今七里乡政府住地)。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舍宅建金刚寺(旧又名光化寺,建国前为庐江地方法院,今城内四牌楼西侧金刚寺商场),后城乡陆续兴建实际寺、伏虎寺等11座寺庙。至宋代尚存灵泉寺(今店桥乡鲍店照壁山南)、福昌寺(在今戴桥乡李墩村)、迎水庵(在今西河上游黄屯河口)、清泰寺(治东70里)、兴隆庵(今龙池山东百米处)、检察庙(今泉水口西侧)、金牛寺(又名离乡寺、今金牛小学校址)、竹林寺(治东60里)、施婆寺(今长丰施婆小学)等9座寺庙。光化元年(898),唐昭宗赐号的“孝慈伏虎禅师”,早年为光化寺主持,后择冶父山地建殿宇寮舍创建实际寺(冶父寺)。宋名僧道川受戒后在冶父山颂吟《金刚般若经》,并集注《金刚经》。  

    元建妙光寺(治西北60里双龙山)、甘泉寺(治西北35里龙池山)、大隆寺(治东南40里)、麻城寺(治东南20里,今金湾林场)、杨公庵(治东北3里)、龙池庵(治西龙池山顶)。  

   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,县开设僧会司,统摄县内寺庙僧侣,除重修元以前庙宇外,新建将军庙、岳庙、北辰庙、龙王庙等17座,以及寺10座、庵7座、殿1座,还建供奉关羽的庙殿7座,建供奉观音菩萨的庵堂10座,此外还建有11座茶庵。县内佛教有两个教派:曹洞派主要在伏虎寺、实际寺、地藏庙、栖禅寺等从事佛事活动;其余寺庙僧尼为灵济派。著名和尚星朗禅师(1588—1673)21岁中举,后又成进士,明崇祯二年(1629)披剃受戒,清顺治三年(1646)住冶父山实际寺,次年撰写《冶父山志》。

    清朝,为本县佛教鼎盛时期,光绪年间,全县有寺庙庵堂100多座,出家僧尼千人,信仰佛教的人约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。明、清以来,本县先后有星朗、南洲、松翁、龙文等僧以诗作闻世。星朗禅师著有《梅花诗》百首,南洲有诗集《借竹居集》,松翁禅师尤工诗文书法,著有《澹宁居诗集》、《松和尚语录》。文华、常明、觉宏等僧以医药治病行善,著名诗人陈诗有“医术常明扁鹊如”之赞句。觉宏善识冶父山中药草,常采药制膏贴痈疽,屡愈人疾,出诊不受酬,间有富家酬金,则买药济贫。且精通中医外科,为本县药僧之最。清末冶父山实际寺曾列为本省江北剃度受戒丛林寺院之一。  

    民国18年,全县有寺庙199座457人,其中僧343人,尼114人,其后许多寺庙年久失修而倒毁,僧尼减少。民国29年,全县仅有寺庙98座,僧尼219人,其中僧123人,尼96人。  

    民国26年1月14日,县内14座寺、庙、庵的和尚、尼僧发起筹备成立佛教会。民国32年9月20日,正式成立“中国佛教会安徽省庐江分会”,县内有43所寺、庙、庵的和尚尼僧入会,会员计106名,其中和尚58名、尼僧9人、居士39名,分会会员推选释醒参任理事长。民国34年9月21日,该会在实际寺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。民国36年4月13日,该会改名为“中国佛教会安徽省庐江支会”,同年6月3日召开会员大会,选举理事、候补理事、常务理事和正副理事长,释妙山任理事长。建国前,佛教会人员星散,很少活动。  

    建国后,县内僧尼仍在庙宇庵堂从事正常的佛事活动。1965年前,县有庙25、寺15、庵44、和尚17人、尼僧47人、当家师4人、住持48人、居士24人、斋公9人、比丘尼18人。1966年“破四旧”中,不少佛像被捣毁,寺庵被占用,僧尼多还俗,从事农业生产。1978年落实宗教政策,逐渐退还或修缮部分寺庙。1984年,冶父山伏虎寺被列为省级重点寺观,11月,拨款重修无量殿。1985年,全县有17座庙、寺、庵,僧28人,尼僧27人。同年7月19日召开“庐江县第一届佛教代表会议”,参加会议的代表39人,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妙安法师出席会议。会议组成“庐江县佛教协会”,选举委员10名,释醒参为名誉会长,释妙山为会长。会后在城北黄泥巷征地3.96亩,兴建佛教协会会址。现任佛教会副会长释密智,50年代初学针灸行医,给老年病人看病治病,对贫病者少收费或不收费,30多年行善如一日,深受群众称赞。  

    1985年寺庵情况表:


(责任编辑:admin)

上一篇:上一篇:圆通寺 何时再闻香火声
下一篇:下一篇:《肥东县志·佛教》